2024寒假作业——6《呐喊》《边城》
《呐喊》收录了鲁迅在1918年—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。
1934年元旦在天津《国闻周报》上连载,连载四期后中断;3月12日又恢复连载,至4月23日止。共载十一期。
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,第一名——《呐喊》,第二名——《边城》
先议《呐喊》吧。在我看来,每篇文章从不同视角来看旧社会,最后甚至从所谓造物主的“神”——女娲来看,本无什么感受,仿佛社会本该如此,但化用《狂人日记》中言,本该如此,便对么?若细想,不知是略有感伤还是如何,的确会认为这社会不应如此,愚昧、无知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,不多赘述,但为何又觉本该如此?现在的社会确有改善,但人心有改吗?当时仍有人能在铁屋中呐喊,那现在呢?还有人愿意喊吗?还有人敢喊吗?还有人能喊的出来吗?大抵是难有了……这是社会的无奈吗?是否这一切就当存在?至少拥有美丽的梦想和心灵罢……
再谈《边城》。我想来是有趣的,它让我想起命运的问题,老船夫的女儿,或说是以“美丽”、悲剧的爱情收场,而他的孙女,翠翠,最终也是或可说是以“美丽”、悲剧的爱情收尾,这是谁的命运?这是注定的命运吗?再说天保和傩送,二人的命运是否也是注定的?冥冥之中,是否一切早有暗示?我认为是有的,上天总会给我们一些暗示,那玄而又玄的感觉,我们感受到它,是否也在命运的安排之中?我本人确实偶尔思考命运,但也的确未进一步去探究,它再次勾起了我的念头,或许在后面的时间中,我会去思考它……
再说二者。两篇文章,相差15年左右,一个第一,一个第二,《呐喊》中的旧社会,《边城》中的旧社会,我看来,它的确有它美丽的一面,但在美于不美之间的什么?是人心?是人性?怕是它本就没有绝对美于不美,社会就是这样,红尘便是如此。
评论
发表评论